4月23日上午,由历史学院、3522vip浦京集团主办,学校图书馆协办的“优秀阅读推广人”颁奖仪式暨读书分享沙龙在中心校区蒋震图书馆举行。在第三十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活动通过主题分享、互动研讨搭建师生共话阅读的思想平台,推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3522vip浦京集团常务副院长郎剑锋教授、历史学院丁晨楠副教授作为分享嘉宾,和获得“优秀阅读推广人”称号的同学共同分享读书治学的意义。葡京线路检测3522图书馆副馆长王涛,历史学院与3522vip浦京集团党委副书记李一楠出席活动,获奖学生代表及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参与交流。



活动伊始,葡京线路检测3522图书馆副馆长王涛致辞,鼓励同学们要用热情与才华感染更多的同学加入到阅读的行列,共同谱写“书香校园”建设的新篇章。

在颁奖环节,嘉宾们为“优秀阅读推广人”活动的获奖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本次活动评选出特等奖4名、一等奖7名、二等奖10名和三等奖13名,其中2023级考古学专业本科生王英琪、2023级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王佩沛、2024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玉双和2024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亦婷获得特等奖暨“优秀阅读推广人”称号。

在主题分享环节,郎剑锋和丁晨楠结合自身阅读经历分享了阅读与治学心得。郎剑锋指出读书可以分为“专业相关”和“个人兴趣”两类,鼓励同学们在阅读专业书籍的同时也要关注与自身兴趣相关的书籍,强调人文精神始终是学科的灵魂,建议各位同学在碎片化信息时代保持独立思考;丁晨楠从自身写作和阅读经历出发,建议同学们要从读者易理解的角度写书、荐书,辩证看待书籍评价标准,强调“不要追求完美的书,能给自身带来启发就是好书”。


获得“优秀阅读推广人”荣誉称号的同学依次分享了自身阅读经历和感悟。2024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亦婷探讨了科技发展下的碎片化阅读与实体书存在的意义,认为实体书和图书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2024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玉双介绍了学术读书“四步法”,强调要读出研究问题、逻辑结构、阅读方法论,并将其放在学术史中加以检验;2023级考古学专业本科生王英琪结合跨学科的阅读经历提出知识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并呼吁各位同学广泛阅读书籍,以多元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在互动环节,各位同学与嘉宾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师生围绕“信息茧房”“考古学科公众认知”“知识碎片化”等热点问题展开思辨。面对算法推送形成的信息茧房问题,丁晨楠建议同学们要主动阅读不同观点的著作以便形成自己的思维逻辑,郎剑锋则提出要以内心兴趣为导航,让算法成为拓宽视野的助手;谈及如何消除公众对考古学的误解,郎剑锋坦言需要借助多元媒介让公众从“表面猎奇”走向“深层理解”;针对“知识碎片化”问题,两位教授一致认为要以知识碎片阅读为线索,系统梳理、追根溯源,让碎片化信息成为构建自身知识体系的基石。

本次“优秀阅读推广人”颁奖仪式暨读书分享沙龙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阅读心得和学术经验的平台,为培养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术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学术文化建设,为师生提供更多优质的阅读资源和广阔的交流空间,让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在阅读的滋养下生生不息,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迈向新高度。
文字:李心怡
图片:赵晨森、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