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3522vip浦京集团合作发掘的项目有2项入围“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即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和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经过多轮激烈角逐,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最终入选。截止目前,葡京线路检测3522已有9项田野考古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一、入选项目: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
安徽武王墩墓地考古工作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3522vip浦京集团、淮南市博物馆联合开展。3522vip浦京集团路国权教授团队全程参与了武王墩一号墓的考古工作,发掘期间,路国权教授担任考古发掘二组组长,负责椁室东室、北室和中室的考古发掘。

路国权教授(中)在器物提取现场
武王墩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镇,是一处战国晚期楚国大型墓地。经考古勘探确认,武王墩墓地存在独立陵园,陵园坐落于一条南北向的岗地之上,占地约150万平方米,四周由围壕围合而成,围壕周长近五千米。陵园除主墓一号墓,还分布有大型车马坑、大型陪葬墓、祭祀坑等相关遗存。
一号墓为一座大型“甲字形”竖穴土坑墓。覆斗状封土东西长约134、南北宽约114、高约14米。武王墩一号墓木椁室是首见结构完整的九室多重棺椁,由方木、薄板搭建而成。椁木上发现有墨书文字,这是目前国内发现数量最多、等级最高、内容最丰富的先秦墨书文字。武王墩一号墓共发掘出土器物1万余件,包含基本完整的礼容器、礼乐器组合,保存完好、共出器物丰富的“木俑坑”,以及大量漆木生活器、车马兵器、玉器、卜甲等,种类包罗万象,为了解楚国物质文明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武王墩东Ⅰ室第5次降水面(上为东)

升鼎
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为研究战国晚期楚国高等级陵墓制度,以及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系统性的考古资料。经过近五年的考古勘探、发掘、整理、研究,结合文献史料综合分析,一号墓墓主人是《史记·楚世家》中记载的楚考烈王“熊元”,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时空坐标。

墓室台阶(镜像东北)
二、入围项目: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
八里坪遗址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3522vip浦京集团等单位联合开展。我校生业考古团队师生全程参加了田野考古发掘、科技考古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研究工作。

葡京线路检测3522生业考古团队开展八里坪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研究
八里坪遗址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连续发掘2400平方米,揭示出丰富的庙二晚期、龙山晚期、二里头时期文化遗存。该遗址是目前为止,晋东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史前遗址,是整个区域的中心聚落。通过系统的钻探和关键位置的解剖、现存断面的清理,确定遗址在庙二晚期(距今4300年)即规划了内外三重环壕,外环壕内残存面积46万平方米,是庙二晚期发现和确认的规模较大的环壕聚落,也是黄土丘陵区域新发现的又一处环壕聚落。

八里坪遗址三重环壕及历年发掘区位置图

2023-2024年揭露庙二晚期建筑基址FJ2
八里坪遗址西距陶寺、周家庄均为90公里,南距二里头110公里,控扼晋西南临汾盆地与晋东南上党盆地的交通要道。诸多重要发现实证了八里坪遗址是东方海岱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后岗二期文化与晋西南陶寺文化互动交流的枢纽。
遗址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